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? 來源:Lucas? CancerEvolution ? ? ?? 發(fā)布時間:2019-7-6
01
—
背景
著名進化生物學家Stephen Jay Gould在21世紀初曾提出一個問題,如果我們能夠把生命像磁帶一樣倒轉到最開始的起點,再次進化,我們是否還會得到相同的結果[1]? 盡管逆轉生命目前仍是一個猜想,但是癌癥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正像磁帶一樣每天進行播放或者重復播放,僅2012年在全球就有1400萬新發(fā)病例和820萬人患癌死亡,且這個數(shù)目預計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內將會增長70%[2]。癌癥之所以有如此高致死率和低治愈率及其普遍存在的抗藥性,主要問題在于癌癥的異質性。癌癥進化過程中復雜多變的遺傳和表觀修飾突變給其進化發(fā)展方向帶來多種可能性,同時也正是由于這些突變資源,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(fā)展,我們可以通過測序來獲取這些突變信息,來解碼癌癥的進化磁帶,推斷這些基因組變異在進化磁帶上的發(fā)生順序,挖掘癌癥進化過程中的關鍵事件,從而給癌癥的延緩甚至治愈提供方向。
縱觀目前已進行多區(qū)域測序的癌癥研究項目,不同癌癥類型的不同病人在腫瘤轉移或復發(fā)時出現(xiàn)的亞克隆編碼突變數(shù)目在0~8000范圍內高度變化(圖1)[3]。盡管在取樣過程中、癌癥分級、測序深度方面存在差異,但是可以明顯地看到在一些特定的癌癥類型中,如黑色素瘤、肺癌,主克隆突變數(shù)顯著高于其他癌癥類型,這可能是由于此類癌癥發(fā)生發(fā)展容易受到外界環(huán)境因素如紫外線照射和尼古丁類致癌物的影響(圖1)。同時高豐度的主克隆突變并不意味著高豐度的亞克隆突變,如初級神經腦膠質瘤擁有最高豐度亞克隆突變,但是其主克隆突變數(shù)卻較低,表明癌癥進化過程中存在多樣的突變機制,對于這類腫瘤,高豐度亞克隆突變可能是跟錯配修復缺陷有關[4-5],而在非小細胞肺癌和膀胱癌中卻可能是由于APOBEC家族導致[6-8]。所以,在一些特定腫瘤里,主克隆突變反應了在腫瘤發(fā)生前的進化情況,亞克隆突變則更多地是癌癥發(fā)生后的進化情況,在腫瘤治療過程中,我們應該綜合考慮兩者情況。

圖1 不同癌癥類型非沉默突變的異質性程度分布
癌癥進化過程中關鍵突變發(fā)生的不同順序有時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癌癥發(fā)展方向。在骨髓增殖類腫瘤中,先發(fā)生TET2突變將會導致造血干細胞等祖細胞擴張,而紅系祖細胞的增值會受到抑制直到出現(xiàn)JAK2突變;相反,若是JAK2突變發(fā)生在前,紅系祖細胞將會出現(xiàn)增值擴張而造血干細胞則會受到抑制。在臨床層面,JAK2突變在前的病人往往相比于先發(fā)生TET2突變的病人更可能出現(xiàn)紅細胞增多癥也更可能造成血栓(圖2)。對于兩者不同進化模式的治療方法也會有不同的側重點,因為針對早期的突變進行靶向治療,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的是所有的癌癥細胞,所以ruxolitinib作為JAK2抑制劑在JAK2早期突變病人身上則會相對取得最佳治療效果[9]。

圖2 JAK2和TET不同突變順序對骨髓增殖類腫瘤的影響
?目前,大約有16種癌癥類型通過多區(qū)域取樣測序構建了對應的突變順序進化圖(表1)。以腎癌進化為例,往往是最早期發(fā)生了3p的雜合丟失和VHL突變,隨后同樣在3p的位置上再次出現(xiàn)了SETD2,BAP1等基因突變。癌癥進化過程中除了編碼突變還會存在甲基化修飾,拷貝數(shù)變化,結構變異等一系列突變,這些突變有時出現(xiàn)在癌癥進化的不同階段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,同時這些突變之間也會存在協(xié)同或是相互影響,比如在非小細胞肺癌中,早期染色體不穩(wěn)定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后期突變的異質性程度,也會顯著提高癌癥復發(fā)死亡的風險[10]。

表1 16種癌癥類型的早期和晚期克隆突變
02
—
研究手段
-
抗藥性或著復發(fā)的腫瘤患者。藥物治療前后,復發(fā)前后,至少2次取樣。
-
多個轉移灶的腫瘤患者。對于多個轉移區(qū)域進行取樣。
-
接受免疫藥物治療的腫瘤患者。免疫應答與不應答患者分組。
-
以上均進行WES 測序,視前期結果和研究目的而定是否進行RNA測序,ctDNA,TCR 測序,CRISPR-Cas9 細胞系實驗驗證。
03
—
研究方法

04
—
研究案例
-
白血病復發(fā)前后取樣揭示白血病進化歷史和關鍵突變(【文章解讀】時間維度多點取樣揭示腫瘤進化復發(fā)的關鍵突變,?Catherine J Wu et al, 2015, Nature)[11].

多點時間維度的取樣測序可以揭示腫瘤的進化歷史,研究不同治療手段下抗藥性的根源,啟發(fā)下一步的治療靶標。
-
多區(qū)域測序揭示非小細胞肺癌進化歷史(克隆進化分析-多區(qū)域測序,?Charles Swanton et al, 2017, NEJM)[10]

多區(qū)域取樣測序同樣也可以研究腫瘤的異質性和進化歷史,定位主克隆和亞克隆突變,在臨床治療和藥物開發(fā)方面更有針對性。?
3.ctDNA監(jiān)控非小細胞肺癌克隆結構動態(tài)變化(【文章解讀】系統(tǒng)的ctDNA分析揭示早期肺癌的進化,?Charles Swanton et al, 2017, Nature)[12]

通過ctDNA的方法對已構建的腫瘤進化結構進行監(jiān)控,對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的療效進行評估,對腫瘤的抗藥性和復發(fā)進行預測。
4.預測非小細胞肺癌腫瘤新抗原突變(肺癌專題 | HLA雜合丟失介導的肺癌亞克隆進化及免疫逃逸,?Charles Swanton et al, 2016, Nature)[13]


挖掘能夠引起腫瘤免疫活性的抗原突變,尤其是相關的主克隆突變抗原,這將給接下來的免疫治療提供精準的方向。
5.解密免疫微環(huán)境異質性(文章解讀 | 腫瘤不同轉移時期的免疫微環(huán)境異質性研究,?Martin L. Miller et al, 2017, Cell)[14]
 
腫瘤免疫是一個腫瘤細胞和微環(huán)境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,微環(huán)境也會存在免疫異質性,揭露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,在免疫細胞層面發(fā)掘出能夠引起特定T細胞抗原受體擴張的突變抗原,能夠進一步佐證突變靶標的正確性,給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(fā),如腫瘤免疫疫苗,小分子化合物,T細胞的體外改造和回輸,提供精準的方向和理論指導。
6.研究腫瘤免疫逃逸和免疫不應答機制(文章解讀 | Science新文揭示影響腫瘤免疫療法應答的關鍵因素,?Van Allen et al, 2018 & Shirley Liu et al, 2018 Science)[15-16]

免疫應答與不應答患者分組,常規(guī)基因組分析得到差異基因組變化,分析轉錄組數(shù)據(jù),驗證是否影響到了免疫相關通路,最后利用crispr cas9 構建目標差異的野生型和突變型細胞系,實驗驗證免疫細胞的活性。
PBRM1基因在之前的腎癌基因組研究中突變率接近40%,而其所在的染色體變化如3p丟失占到了90%以上,幾乎覆蓋了透明細胞腎癌病人。該研究把PBRM1的功能性丟失與免疫應答建立了關聯(lián),這對相關腎癌病人的腫瘤免疫用藥起到了臨床指導作用。同時,同期的哈佛大學劉小樂教授團隊也報道了PBRM1編碼蛋白質的PBAF復合物功能性丟失,增多了作用于IFNy相關基因的啟動子和增強子區(qū)域轉錄因子的染色質位點,從而提升了腫瘤細胞對IFNy的敏感性,最后提高了患者的免疫應答水平。由此可見,在基因組研究早期,我們對于PBRM1等顯著突變的認知只存在于其會促進腫瘤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,而隨著腫瘤免疫療法的興起,其在腫瘤治療方面還會存在積極作用,這提示我們,對于以往的基因組變化,我們以前看負面的事件,可能還會存在積極的一面,正所謂陰陽相生,希望在此基礎上,對腫瘤免疫尤其是抵抗機制有更深入全面的研究,造福廣大腫瘤患者。
05
—
討論
癌癥進化是一個復雜多變的命題,癌細胞會根據(jù)周圍的微環(huán)境,隨著其改變而不斷適應進化。它既具有偶然性,因為它的突變方向不可預知,同時它又有收斂性,縱使它千變萬化,最終突變造成的功能紊亂卻總是發(fā)生在類似的生物學通路上。可以確定,我們可以通過對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病人多次取樣,或者不同轉移灶進行多區(qū)域取樣,針對不斷變化的癌癥,解碼其進化路線和關鍵突變,在早期即針對性進行預防或抑制,同時以此為基礎設計panel,對于未來潛在的變化如抗藥性,療效評估,手術效果評估等,我們能通過ctDNA等液體活檢技術實時監(jiān)測其發(fā)展,最后結合腫瘤新抗原預測,免疫組庫測序,CRISPR-Cas9實驗驗證,把腫瘤基因組層面發(fā)現(xiàn)應用于腫瘤的臨床治療,真正實現(xiàn)腫瘤的個體化藥物開發(fā)和精準治療。
如涉及知識產權,請與我司聯(lián)系!?
|